您还没有登录! 登录 | 注册 | 发表作品 | 忘记密码 | 帮助
客户端下载
Android
iphone

早寒江上有怀

发布时间:
2014-09-18 18:29:39.0    唐朝
作者:
孟浩然
收藏本文 68332 2 255 57

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
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
乡泪客中尽,孤帆天际看
迷津欲有问,平海夕漫漫

【翻译】

词句注释

⑴木落:树木的叶子落下来。雁南度:大雁南飞。南:一作“初”。
⑵首二句从鲍照登黄鹤矶》“木落江渡寒,雁还风送秋”句脱化而来。
⑶襄(xiāng)水曲(qū):在汉水的转弯处。襄水,汉水流经襄阳(今属湖北)境内的一段。曲,江水曲折转弯处,即河湾。襄:一作“湘”,又作“江”。曲:一作“上”。
⑷楚云端: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。云:一作“山”。
⑸乡泪客中尽:思乡眼泪已流尽,客旅生活无比辛酸。
⑹孤:一作“归”。天际:天边。一作“天外”。
⑺迷津:迷失道路。津,渡口。
⑻平海:宽广平静的江水。漫漫:水广大貌。

白话译文

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,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。
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,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。
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,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。
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,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。


【赏析】

唐诗三百首
这首诗别名《早寒有怀》《江上思归》,是一首抒情诗。根据诗的内容看,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。当时正是秋季,天却相当寒冷。睹物伤情,不免想到故乡,引起了思乡之泪。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,既为隐士,而又想求官;既羡慕田园生活,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。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。

“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”,这两句是写景。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,点明季节。木叶渐脱,北雁南飞,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。但是单说秋,还不能表现出“寒”,作者又以“北风”呼啸来渲染,自然使人觉得寒冷,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“早寒”。

落木萧萧,鸿雁南翔,北风呼啸,天气寒冷,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。处身于这种环境中,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,所谓“悲落叶于劲秋”(陆机《文赋》)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何况远离故土,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!

这是一种“兴”起的手法,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。作者面对眼前景物,思乡之情,不免油然而生。“襄水”,亦即“襄河”。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,所以作者以“曲”概括之。“遥隔”两字,不仅表明了远,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,不能归去。这个“隔”字,已透露出思乡之情。作者家住襄阳,古属楚国,故诗中称“楚云端”,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(与长江下游相比),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,可望而不可即,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。“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”,看来句意平淡,但细细咀嚼,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、造意之苦的。

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,带有含蓄的意味,而又未点明;那么第三联的“乡泪客中尽”,不仅点明了乡思,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。不仅自己这样思乡,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,遥望着“天际”的“归帆”。家人的想望,自然是假托之词,然而使思乡的感情,抒发得更为强烈了。

“迷津欲有问”,是用《论语·微子》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。长沮、桀溺是隐者,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。长沮、桀溺不说津(渡口)的所在,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、奔走四方,以求见用,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。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。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,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(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),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,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,故以“平海夕漫漫”作结。滔滔江水,与海相平,漫漫无边,加以天色阴暗,已至黄昏。这种景色,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。

本诗二、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,毫无斧凿痕迹。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,信手拈来,就地成对,极为自然。第三联“乡泪”是情,“归帆”是景,以情对景,扣合自然,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。最后又以景作结,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。

(李景白)


2 comments

2017-01-21 13:04:27.0
吕文雄
北风江上寒,时间应该在冬天而非秋天。
2015-06-20 10:18:15.0
蒹职3126600646
做蒹职加扣3126600646,工资日结

【留言字数需大于5小于800】您当前输入了 0 个文字。



早寒江上有怀[翻译]

关闭

词句注释

⑴木落:树木的叶子落下来。雁南度:大雁南飞。南:一作“初”。
⑵首二句从鲍照登黄鹤矶》“木落江渡寒,雁还风送秋”句脱化而来。
⑶襄(xiāng)水曲(qū):在汉水的转弯处。襄水,汉水流经襄阳(今属湖北)境内的一段。曲,江水曲折转弯处,即河湾。襄:一作“湘”,又作“江”。曲:一作“上”。
⑷楚云端: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。云:一作“山”。
⑸乡泪客中尽:思乡眼泪已流尽,客旅生活无比辛酸。
⑹孤:一作“归”。天际:天边。一作“天外”。
⑺迷津:迷失道路。津,渡口。
⑻平海:宽广平静的江水。漫漫:水广大貌。

白话译文

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,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。
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,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。
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,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。
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,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。


早寒江上有怀[赏析]

唐诗三百首
这首诗别名《早寒有怀》《江上思归》,是一首抒情诗。根据诗的内容看,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。当时正是秋季,天却相当寒冷。睹物伤情,不免想到故乡,引起了思乡之泪。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,既为隐士,而又想求官;既羡慕田园生活,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。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。

“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”,这两句是写景。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,点明季节。木叶渐脱,北雁南飞,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。但是单说秋,还不能表现出“寒”,作者又以“北风”呼啸来渲染,自然使人觉得寒冷,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“早寒”。

落木萧萧,鸿雁南翔,北风呼啸,天气寒冷,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。处身于这种环境中,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,所谓“悲落叶于劲秋”(陆机《文赋》)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何况远离故土,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!

这是一种“兴”起的手法,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。作者面对眼前景物,思乡之情,不免油然而生。“襄水”,亦即“襄河”。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,所以作者以“曲”概括之。“遥隔”两字,不仅表明了远,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,不能归去。这个“隔”字,已透露出思乡之情。作者家住襄阳,古属楚国,故诗中称“楚云端”,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(与长江下游相比),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,可望而不可即,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。“我家襄水曲,遥隔楚云端”,看来句意平淡,但细细咀嚼,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、造意之苦的。

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,带有含蓄的意味,而又未点明;那么第三联的“乡泪客中尽”,不仅点明了乡思,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。不仅自己这样思乡,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,遥望着“天际”的“归帆”。家人的想望,自然是假托之词,然而使思乡的感情,抒发得更为强烈了。

“迷津欲有问”,是用《论语·微子》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。长沮、桀溺是隐者,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。长沮、桀溺不说津(渡口)的所在,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、奔走四方,以求见用,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。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。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,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(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),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,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,故以“平海夕漫漫”作结。滔滔江水,与海相平,漫漫无边,加以天色阴暗,已至黄昏。这种景色,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。

本诗二、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,毫无斧凿痕迹。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,信手拈来,就地成对,极为自然。第三联“乡泪”是情,“归帆”是景,以情对景,扣合自然,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。最后又以景作结,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。

(李景白)


关于裤兜 | 联系裤兜 | 意见反馈 | 免责声明
2014 kudouyuedu.com 版权所有   陕ICP备2020015156号
微信号:kudouyued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