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还没有登录! 登录 | 注册 | 发表作品 | 忘记密码 | 帮助
客户端下载
Android
iphone

踏莎行

发布时间:
2014-09-18 18:29:39.0    宋朝
作者:
欧阳修
收藏本文 21975 4 176 19

候馆梅残,溪桥柳细,草薰风暖摇征辔。
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
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,楼高莫近危栏倚。
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

【翻译】

【注释】
①候馆:迎候宾客的馆舍。
②薰:香气。 征:远行。辔:这里指坐骑。
③迢迢:形容路遥远而绵长。
④危栏:高楼的栏杆。
⑤平芜:平坦的草地。
【评解】
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。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,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,写
出了两地相思之情。上片写马上征人。以景为主,融情于景;下片写闺中思妇。以抒情
为主,情寓景中。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。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,是其具有代
表性的一首。
【集评】
李攀龙《草堂诗余隽》:春水写愁,春山骋望,极切极婉。
王世贞《艺苑巵言》:“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”此淡语之有情者也。
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:唐宋人诗词中,送别怀人者,或从居者着想,或从
行者着想,能言情婉絷,便称佳搆。此词则两面兼写。
前半首言征人驻马回头,愈行愈远,如春水迢迢,却望长亭,已隔万重云树。后半
首为送行者设想,倚阑凝睇,心倒肠回,望青山无际,遥想斜日鞭丝,当已出青山之外,
如鸳鸯之烟岛分飞,互相回首也。以章法论,“候馆”、“溪桥”言行人所经历;“柔
肠”、“粉泪”言思妇之伤怀,情同而境判,前后阕之章法井然。
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:此首,上片写行人忆家,下片写闺人忆外。
起三句,写郊景如画,于梅残柳细、草薰风暖之时,信马徐行,一何自在。“离愁”
两句,因见春水之不断,遂忆及离愁之无穷。下片言闺人之怅望。“楼高”一句唤起,
“平芜”两句拍合。平芜已远,春山则更远矣,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,则人去之远,不
能自睹,惟存想象而已。写来极柔极厚。


【赏析】

《全宋词》
 
  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,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,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。全词以优美的想象、贴切的比喻、新颖的构思,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“迢迢不断如春水”的情思,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。


  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。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: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,只剩下几朵残英,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,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,赶马行路。梅残、柳细、草薰、风暖,暗示时令正当仲春。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。从“摇征辔”的“摇”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。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,都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。廖廖数语,便写出了时间、地点、景物、气候、事件和人物的举动、神情。


 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、烘托离别,而三、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:“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”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,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、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,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,来路无穷,去程不尽。此二句即景设喻,即物生情,以水喻愁,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。


 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。“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。”过片两对句,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。“柔肠”而说“寸寸”,“粉泪”而说“盈盈”,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。从“迢迢春水”到“寸寸肠”、“盈盈泪”,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。接下来一句“楼高莫近危阑倚”,是行人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,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。


  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,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:展现楼前的,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,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,所思念的行人,更远春山之外,渺不可寻。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、神驰天外的情景,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,正越过春山的阻隔,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。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,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。如此写来,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。


 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,由实景而及想象,上下片层层递进,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、意味深长。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,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。


4 comments

2020-03-13 10:07:09.0
马元坤
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
2016-07-12 22:33:20.0
素姖公主
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。我最喜欢这句!
2016-03-07 09:49:50.0
蜉蝣
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!
2015-06-15 07:20:49.0
xipo408
楼高莫近危楼倚,好有道理。

【留言字数需大于5小于800】您当前输入了 0 个文字。



踏莎行[翻译]

关闭

【注释】
①候馆:迎候宾客的馆舍。
②薰:香气。 征:远行。辔:这里指坐骑。
③迢迢:形容路遥远而绵长。
④危栏:高楼的栏杆。
⑤平芜:平坦的草地。
【评解】
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。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,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,写
出了两地相思之情。上片写马上征人。以景为主,融情于景;下片写闺中思妇。以抒情
为主,情寓景中。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。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,是其具有代
表性的一首。
【集评】
李攀龙《草堂诗余隽》:春水写愁,春山骋望,极切极婉。
王世贞《艺苑巵言》:“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”此淡语之有情者也。
俞陛云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:唐宋人诗词中,送别怀人者,或从居者着想,或从
行者着想,能言情婉絷,便称佳搆。此词则两面兼写。
前半首言征人驻马回头,愈行愈远,如春水迢迢,却望长亭,已隔万重云树。后半
首为送行者设想,倚阑凝睇,心倒肠回,望青山无际,遥想斜日鞭丝,当已出青山之外,
如鸳鸯之烟岛分飞,互相回首也。以章法论,“候馆”、“溪桥”言行人所经历;“柔
肠”、“粉泪”言思妇之伤怀,情同而境判,前后阕之章法井然。
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:此首,上片写行人忆家,下片写闺人忆外。
起三句,写郊景如画,于梅残柳细、草薰风暖之时,信马徐行,一何自在。“离愁”
两句,因见春水之不断,遂忆及离愁之无穷。下片言闺人之怅望。“楼高”一句唤起,
“平芜”两句拍合。平芜已远,春山则更远矣,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,则人去之远,不
能自睹,惟存想象而已。写来极柔极厚。


踏莎行[赏析]

《全宋词》
 
  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,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,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。全词以优美的想象、贴切的比喻、新颖的构思,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“迢迢不断如春水”的情思,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。


  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。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: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,只剩下几朵残英,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,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,赶马行路。梅残、柳细、草薰、风暖,暗示时令正当仲春。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。从“摇征辔”的“摇”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。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,都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。廖廖数语,便写出了时间、地点、景物、气候、事件和人物的举动、神情。


 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、烘托离别,而三、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:“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”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,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、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,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,来路无穷,去程不尽。此二句即景设喻,即物生情,以水喻愁,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。


 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。“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。”过片两对句,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。“柔肠”而说“寸寸”,“粉泪”而说“盈盈”,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。从“迢迢春水”到“寸寸肠”、“盈盈泪”,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。接下来一句“楼高莫近危阑倚”,是行人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,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。


  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,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:展现楼前的,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,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,所思念的行人,更远春山之外,渺不可寻。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、神驰天外的情景,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,正越过春山的阻隔,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。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,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。如此写来,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。


 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,由实景而及想象,上下片层层递进,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、意味深长。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,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。


关于裤兜 | 联系裤兜 | 意见反馈 | 免责声明
2014 kudouyuedu.com 版权所有   陕ICP备2020015156号
微信号:kudouyued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