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风卷⑴水,林木为摧⑵。
适苦欲死,招⑶憩⑷不来。
百岁⑸如流⑹,富贵冷灰⑺。
大道⑻日丧⑼,若为⑽雄才⑾。
壮士⑿拂剑⒀,浩然弥哀⒁。
萧萧落叶,漏雨苍苔。
【翻译】
注释
⑴、卷,掀起来。
⑵、为摧,摧:折。为摧:被风摧折。
⑶、招:邀来。
⑷、憩:休息;安慰。
⑸、百岁:百年光阴。
⑹、如流:如流水逝去。
⑺、富贵句,大意是:富贵化为灰烬。
⑻、大道:天道,自然之道。
⑼、日丧:日益消逝。
⑽、若为:如何,奈何。
⑾、雄才:有雄心大才的人。
⑿、壮士,即上句所说的“雄才”。
⒀、拂剑:《玉篇》:“拂,出也。”拂剑,拔出剑。
⒁、弥哀,无穷无尽的悲哀。弥:充满。
⒂、萧萧两句,具体形容悲慨。悲慨之情如秋风凋木叶,漏雨滴苍苔,一叶叶,一点点,不尽、不止。
【翻译】
大风卷起狂澜,树木均被毁坏。思想痛苦令人难忍,召唤好友也未到来。百年岁月像流水飞逝,富贵权位都化作尘埃。世道日益沦丧,谁是今日雄才?壮士拔剑自叹,抒发满腔悲哀。无奈落叶萧萧下,且听残雨滴苍苔。
【赏析】
【意义分析】
首四句所写的是一种深沉的悲哀,大风卷起狂浪,坚实的林木也被吹折,心意之痛苦若欲死一般,想要得到一些安慰和休息也不可得。
中四句紧接着说明要能够看破红尘,寻求思想上精神上的解脱,岁月如流,人生如梦,荣华富贵也只是过眼烟云。
后四句说:宇宙的变化,世道的沉沦,即使你是雄杰之才,又能怎么样呢?纵然有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,力能扛鼎的超人武艺.也只能抚剑叹息,浩然弥哀。“萧萧落叶,漏雨苍苔。”此情此景,岂不令人感慨万分。
【解读】
“悲慨”一品说的是诗歌中具有悲壮慷慨特色的作品之艺术境界。这一品在《诗品》的二十四品中比较有自己的特点,因为《诗品》是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,而老庄思想强调的是任乎自然,超尘脱俗,而“悲慨”则主体意识十分强烈,对人生有执着的追求,看来似乎和老庄冲和淡远的精神境界很不一致,然而,它实际上表现了老庄思想的更为深沉内在本质。老庄之所以否定人为、崇尚天然,主张回归到古朴的原始社会,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中所产生的“异化”现象的强烈不满和反对,但是又没有办法能改变这种状况,对现实的悲观绝望使他们追求在精神上的解脱,所以他们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带有悲剧性的。不过他们所竭力追求的是超越这种悲剧而达到在精神上的绝对自由。
【例诗介绍】
陈陶的《陇西行》:“誓扫匈奴不顾身,五千貂锦丧胡尘。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”悲壮动人,感慨万千,亦使人由此视功业如粪土,学老庄之处世也。
杜甫的《登高》: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 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 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”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,雄浑苍茫;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,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。首联写景,风急天高,猿声凄凉,这就开门见山地表现了诗的感情基调:沉郁悲哀。颔联寥寥几笔,把肃杀凄凉的秋景写得气势宏大、触目惊心:萧萧落木,无边而下;不尽长江,滚滚而来。而使诗人触生情。颈联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:“万里悲秋” 尾联:艰难苦恨又增添了花白的鬓发,满腹愁绪欲借酒来排遣,不料潦倒新停浊酒杯啊,因为有病戒了酒,竟是不得抒怀。写到这儿,就更增添了一份沉重。全诗就在沉重的感叹声中收结,结得悲愤深沉,而又寄慨遥深。
【他山之石】
译文:大风掀起狂浪,树木也被摧折。在这痛苦得要死的时候,邀来伴我的人偏不来。
百年光阴如流水一样地逝去,一切繁华富贵,而今又安在!世道一天天地崩溃,这使得有雄才大略的人也束手无策。 壮士拔剑,仰天长叹,悲从中来!这悲愤好似秋风凋木叶,漏雨滴苍苔。
“悲慨——中国罕见的悲剧型态和悲剧概念”,讨论《悲慨》品。《悲慨》所展开的,是一部人生与社会的悲慨(苦难)二重奏,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式冲突,是一幕近乎西方式的悲剧;而其所谓“悲慨”,既是一个显示着悲痛感慨(或悲凉慨惋)情调的风格概念,更是一个近乎“悲剧”的美学范畴。《悲慨》之悲剧的产生根源和依据很可能就是晚唐那一幕社会大悲剧和《诗品》署名作者司空图对它的独特的体验与感受(《<二十四诗品>的诗歌美学》云南大学张国庆教授)。
0 comments